当前位置:首页 行家谈专业
十年,我们扬帆起航——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学子杨俊
作者:admin 来源:admin 浏览量:521 发布时间:2014-06-09
十年,我们扬帆起航
031221班 杨俊
(2014·6)
在我们毕业离开之前的那些日子里,学校反复地放着那些略显暗淡的校园民谣。在最后的那几天里我和微微一起在湖边上倒数我们还能看几个校园的落日。那些温暖但哀伤的夕阳将我们的姿势剪成忧伤的剪影。
——题记(引自《毕业骊歌》郭敬明)
又是一年毕业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和暖暖的太阳的味道。金色的阳光下,是绿草如茵和多彩的笑容。青春洋溢的脸庞上,是毕业的欢欣?是离别的不舍?是未来的憧憬?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恍然间,发现离开母校已是十年。犹记得拖着行李箱走进“全国最大的校门”的迷茫与激动;彻夜背书奋战期末的兴奋和紧张;游戏间呼朋唤友的肆意与青春;
犹记得亲赴寝室查看住宿环境、四年期间给予诸多指导和关怀的王秩龙老师;学校中第一任导师、双语教学课的黄俊业老师;历任年纪主任王欢、夏俊、陈宇、苏燕老师。
犹记得“群英杯”辩论赛捧起冠军奖杯和“辩论之星”时候的激动和辩论赛前3个月努力准备的辛勤以及给辩论队诸多支持并多次亲临比赛现场加油助威的郝丽萍老师;一起在辩论场上肆意挥洒的小伙伴金玲、陈凰婷、陈宇、乔湘菊……
犹记得组建校辩论队、全校选拔队友的热火朝天和参加浙江省赛横扫杭师、传媒的纵横捭阖以及当时指导的陈巍、管越峰、王秋兰老师;
犹记得第一次选课的无助、第一次考试的战战兢兢、第一次去学院办公室的紧张和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的期盼以及系主任霍然老师、自号“中等英俊”的李庆峰老师、入党前找我谈话的褚倩老师、张慧禾老师、朱平老师、舒适斌老师、郑建功老师、林新华老师、李琳老师……
犹记得第一次参加“挑战杯”,徜徉知识的海洋,学习非专业领域的知识、摄入多学科内容、建立全新知识框架的努力和足不出户,苦憋“内功”的辛苦和获奖后的欢欣鼓舞以及手把手教会我写第一篇论文的徐旭初老师、指导我查阅风笑天著作的冯瑛老师。
十年,一个周期;十年,新的起航。再回首,曾经觉得遥不可及的,或许已在脚下;曾经觉得不能释怀的,或许已一笑而过,同在一个班级的兄弟,现在可好?同在一个学院的学弟学妹,可还顺利?“那些日子里你总说起的女孩,是否送了你她的发带”?
柳永说“十年一觉扬州梦”,却“赢得青楼薄幸名”。毕业后的第一个十年,会有工作的变更,会有地域的迁移,会有感情的波动,会有经济的增长;世界观在这里慢慢形成,价值观在这里碰撞变化,人生观在这里发展成长。走出校园,我们不再能有击箸长歌的自在、拔剑而舞的洒脱、不再能够徜徉花坞、迷恋棋盘、自在于泼墨挥毫之间;走出校园,将是不断地搏击长空、挑战自我——年轻的定义是挑战,幸福的定义是尝试。伴随着岁月的流逝,时间的洗礼,我们在生活重金属般的沸腾中,学会了审视自我,在迷茫的寻找中,学会了把我自我,在对天长啸的激情中明白了复杂的社会是我们的人生舞台,在跌倒了爬起的挣扎中,明白了幻想要和着理智才能经受风吹雨打、享受阳光雨露。
一群群青春的面庞,一拨拨憧憬的笑靥,步出校园,你们将踏上人生新的征程,十年之后的你会在哪里?身边有怎样风景?